师说 | 理工学院倪维明教授专访:心中有信念,眼里有热爱
编者按
理工学院近日发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倪维明的专访。在访谈当中,倪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对数学专业的个人见解,也为同学们在未来漫漫科研路上提供了建议。兴趣和坚持是他在无尽的未知海洋里寻找到自己科研和教学之路的“秘诀”。
倪维明教授简介
教育背景:
纽约大学博士(1979)
台湾大学学士(1972)
研究领域:
偏微分方程,数学生物
个人简介:
倪维明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执教于理工学院。1972年,他获得台湾大学学士学位。服满两年兵役后,他于1979年获得纽约大学(库朗研究所)博士学位。他曾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助理教授,明尼苏达大学教授。2010年至2017年,他在华东师范大学担任偏微分方程中心主任。
倪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偏微分方程,近十年来专注于生物中的数学问题。他已在相关领域发表100余篇学术论文。他的论文绝大多数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上,并被大量地引用,倪教授还是全世界被引用最高的数学家之一。
回首求学之路——信念
当我们需要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总会在一页简历中知晓这个人大部分的成就和荣誉,可在这薄薄一页纸的背后我们却不知晓他曾经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遭受过的磨难。倪维明教亦是如此,他自认为绝非天才,或许只是比旁人多了一份对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对自己专业的坚持和热爱,“人生只有一次”,这是倪教授反复提到的一句话,“坚持自己之热爱,回首前尘,或无遗憾。”
倪维明教授早于1974年远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但那时正处于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阶段,这对发达国家造成了继二战后全球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因此当时美国经济非常不景气,而紧接而来的则是许多人被迫失业,正如倪教授所说,首当其冲的是无法为社会带来即时生产活动的人,所以当时许多毕业生纷纷放弃数学专业而选择了更加“实际”的专业。但是倪教授却没有随波逐流,依然坚定的选择了数学专业。他认为一共有两点支撑着他的坚定。
其一是他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对于他来说,学数学除了是为了做学问,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着迷于数学及相关领域中的各种未解之谜,愿意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数学这个理想世界。
其二是他对于人生的看法。倪维明教授认为人生既然只活一次,就要过自己想要的人生。如果他没有选择他所热爱的数学专业,那么到了晚年很有可能会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遗憾,而倪维明教授并不想留给自己这么一种遗憾。虽然,在早年求学时代倪维明教授并不是年级里成绩最为优异的人,但是他有着极强的独立性,并不在乎他人的眼光和看法,他毅然决然的要继续朝着数学方向试试看。而最终,凭借着这份对数学学科的极大的热忱,倪教授如今在相关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倪维明教授主持AIMS大会开幕
漫谈数学专业——热爱
“学数学的过程注定会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丁伟岳院士(左)与倪维明教授(右)边散步边聊数学
数学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现代人钻研数学,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这门学科,自然是有利亦有弊的。有利的则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我们能够解答出更有难度的题目。但是弊端则更加的显眼,那就是若想要在这门学科当中获得有意义的成果,没有大量的积累和刻苦的钻研,这几乎变得不再可能;而且在这一路上将会充斥着对于未知的迷茫、惶恐与挫败感,直到找到正确答案的那一刻后才会停止。倪教授认为,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有的时候即使结论很显然,但是求证的过程却是困难到没有人能够知道什么时候结束的,碰壁是每个数学人都会碰到的困难,也许这个正确答案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才能找到,又或者需要花费数年才能发现这个方向是错误的。因此学习数学的同学必须具有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虽然这种负面情绪会一直存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明显,但是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一困难,倪教授说,对付这个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极度的好奇与热爱。
每当有后辈向倪维明教授请教自己是否该选择数学为自己未来的学术方向的时候,倪教授总是会把未来很大几率会碰到的困难和挫折提前讲给他们听,因为倪教授坚信只有对数学专业有着纯粹的热爱,才能够咬着牙在无尽的未知海洋里寻找到正确的方向。
Q&A
Q1
在生活和学术领域中,您对自己严厉吗?
在这两方面我都是对自己是有要求、也是有追求的人,但是并不会用严厉二字来形容。在漫漫人生路中人必须要学会“自爱”,因为我一直记住一句话-“ We only live once.”学会自爱的前提是自知,你必须清楚意识到自己想要什么,并为此奋斗努力,在朝着这个目标奋斗的过程中你需要做的下一步则是自爱。勤奋是学习数学过程中必备的特质之一,勤能补拙是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研究数学课题时需要谨记的忠告。在面对一个发展历史悠久的学科时,如果你不是百年一遇的天才,那么你能做的就是对学科投入无比的勤奋和坚持。
Q2
您觉得您能取得如此成就的秘诀是什么?
很少学术成就是有通关秘诀的,我能分享的心得只是“兴趣”二字。对于我而言,愿意投入自己的大量时间去解决某个问题的前提就是因为我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好奇心。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议题上所能产生出来的能量是无法估量的,也是只有这股能量能够支撑着数学研究人员坚持不懈的去解答某一个难题或现象。
其次就是不放弃。当对于一个题目或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第二步需要做的就是坚持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在遇到各种艰难险阻的时候不能放弃,要时刻谨记自己对它的兴趣并让它成为你不放弃的最大原因。我记得1979年我刚刚博士毕业的时候,我开始着手做一些题目和一些我非常感兴趣的现象。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当时对于“有界区域”与“全空间”的比较,我的理解跟别人的有着较大的出入,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我花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才终于做出了一点眉目;如果不是凭着那一股对数学纯粹的热情和兴趣,我没有办法坚持那么久、走的那么远。
Q3
您现在对哪个领域感兴趣?
我现在对生态领域的人口动力学很感兴趣。生态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有着非常多值得人类探究和深思的现象。简单的来说这个世界是由许多不同元素组成的,它不具有单一性,不同的地方它所具备的资源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直到现在“生物多样性”都是生态领域的中心议题。对于这个议题人类还有巨大的探寻空间。目前来说我认为数学和生态的跨学科互动非常健康。举个例子,针对某一个现象,生态专家在建立数学模型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做了大量的简化,数学家将数学模型解出来,再与原来的现象比较,就对模型就有了回馈;同时,数学家可以在模型上得到更进一步的结果,也就能够对原来的现象在各种不同状况下做出预测,这时,生物学家需要进一步以生物实验来验证数学的预测,从而获得有生物意义的结果。
Q4
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您有什么建议吗?
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人可以过得一帆风顺,同样,在做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没有迷茫期的人也是少之又少。这种不如意是人生的一部分,同学们一定要学习如何去拥抱和接受它。因此我在这里想提出三个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在求学途中感到力不从心的同学。
第一个建议是学数学一定要做到脚踏实地。千万不要带着一颗浮躁且功利的心来对待这门学科。这门学科经历数百年历史的沉淀和洗礼,已经出现过许多位对数学有卓越贡献的伟人。因此,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时很轻易就能筛选掉那批心浮气躁的人,如今的人们希望对该学科做突破性的贡献需要花更大的精力、耐心和毅力,如果你无法对这门学科投入百分百的精力和纯粹的兴趣,你可能很难得到满意的回报。
第二个建议则是听从你的内心,无问西东。当你做出了一个决定之后就要坚持下去,不要轻易地被外界噪音所干扰,要学会重视自己的每一个决定。
第三个建议就是在做学术的时候要具备独立(甚至叛逆)精神–永远要问自己“为什么”,挑战已有的理论。在这条路上你会遭受很多不平等的眼光,尤其是年轻人会受到许多人限制和管束,你就很容易因为这些而改变了自己的方向。但科学家必须要有独立(甚至叛逆)的精神,学着不要盲目听从别人强加给你的想法。要时刻记住,我们只活一次,要为自己而活。
浏览更多
学术盛会邀请函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发布2021梧桐论坛议程
喜讯 | 四名本科生入围安永2021数据科学挑战赛全球总决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发展回顾 | 六年沉淀,生生不息
我的大学 | 在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求学,你会遇到这样的老师
港中大(深圳)的网课约吗 | 我的大学数学课 by 罗智泉教授
正青春·毕业生专访 | 魏家晔:长路浩浩荡荡 ,万事皆可期待